日前,河曲縣召開兩會,就今年重點做好黃河流域區域環境整治“后半篇文章”,著力打造“兩縱三橫三區五園”產業發展新格局,作出安排部署。
聚焦擴投資、促消費。搶抓國家政策機遇,圍繞新基建現代制造、農業水利等領域,向上對接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省“盤子”,確保儲備項目投資額達到年度計劃投資額的2倍以上,新入庫轉型項目計劃投資增長10%,省級重點工程上半年開復工率達到80%以上,實際完成投資不低于17.5億元。開展有質效的招商,聚焦“兩縱三橫三區五園”產業發展布局,力爭全年簽約項目10個以上,項目到位資金7億元以上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,加力擴圍實施“兩新”政策,促進服務業提標擴面,暢通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,激發農村消費活力。建設黃河1號旅游公路陽面驛站,有序推進彌佛洞、黃河濕地等重要景點打造,鼓勵唐家會、柏鹿泉、榆嶺窊等發展精品民宿、觀光采摘等特色鄉村旅游,積極推進A級旅游景區創建。
聚焦興產業、強實體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,做好上榆泉、陽坡泉、山煤露天等煤礦的產能核增、資源接續和減量重組,推動煤炭產業擴能增效,力爭年產量達到4100萬噸。持續推進神達梁家磧、大橋溝、惠安等煤礦智能化建設,指導磁窯溝等6座煤礦對標綠色礦山標準持續整改提升,開工建設國能河曲電廠三期煤電一體化擴建項目,推動完成國能河曲電廠煤電機組節能改造、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。發展壯大新興產業,推動國能河曲電廠10萬千瓦和7萬千瓦兩個光伏項目年內并網發電、“馭風行動”5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建設。以中能匯通、山西斯艾等企業為鏈主,引進布局上下游企業和項目,加快固廢綜合利用、脫硫石灰石粉、紅蔥系列產品生產研發等7個項目建設進度。
聚焦抓創新、強支撐。建好用好中國紅蔥產業研究院、山西農業大學河曲特優農業產業發展研究院、南京大學河曲功能農業創新中心3個平臺,加快特優農產品研發突破和成果轉化。梯次培育創新型企業,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、創新型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企業4家以上。推動工業企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升級,制造業投資增長8%以上。
聚焦補短板、強載體。以建設海綿城市為契機,實施唐坪南北路、古渡西南片區雨污分流項目,配套再建一個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,遷建城南生活垃圾中轉站,完成圓通街等供熱主管道改造及焦尾城村集中供熱項目。推動城市功能提升,進一步優化縣城空間格局,改造提升背街小巷道路及設施。
聚焦夯基礎、固成效。加快推進劉家塔提黃灌溉、河畔電灌站、低效園地整治等工程,年內新增耕地500畝、水澆地2萬畝,新建高標準農田2萬畝,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9.3萬畝。建設宜居宜業鄉村,完成11個鄉鎮的國土空間規劃成果批復備案,修編20個村莊的實用性規劃,打造3個精品示范村、25個提檔升級村,加快推進西口鎮、樓子營鎮等1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,實施樓前線、巡大線改造以及鹿固鄉、單寨鄉三級公路改建工程。
聚焦強治理、重保護。鞏固提升黃河流域區域環境整治成果,加快推進低碳和包容性鄉村發展項目等11個“一泓清水入黃河”工程;新建串家洼等4座淤地壩,坡改梯1.36萬畝,高質量完成沿黃線生態修復項目5萬畝造林任務、“三北”工程6.75萬畝撫育任務,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3.39公頃。
聚焦惠民生、保民安。實施就業支持計劃,落實穩崗返還、稅費減免、就業補貼等優惠政策,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、脫貧人口、農民工、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工作。常態化排查化解欠薪隱患;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醫保財政補助標準,強化殘疾人幫扶,兜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;關愛“一老一小”。辦好民生實事。今年在認真落實省政府15件民生實事的基礎上,積極回應群眾關切,縣政府再興辦10件實事。(本報記者 王金華)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